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垦荒犁”上记录着邓小平的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供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刊记者/霍思伊
本文首发于总第872期《中国新闻周刊》
年逾八十的“老开发”叶迪生一坐下来,就问 :“怎么要搬到于家堡去?会不会离这里的企业远了,我们开发区的干部,一定要永远在最前线。”
开发区的年轻干部连忙解释:“于家堡是自贸区,是开发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在的最前线。”
这是2018年8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简称“泰达”)的首届管委会班子核心成员之一、后来的天津市副市长叶迪生回忆起32年前的1986年8月,他握住了邓小平的手。
而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第一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面对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纷纷转型。
天津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伟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访谈时强调,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天津开发区新一轮体制改革,将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实现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区域功能重组再造,推动泰达创新发展不停步。
起步盐碱滩
1986年8月21日上午,在天津市区以东40公里处,一辆轿车沿着蓬草稀疏的盐碱地缓慢行驶,最终停在了一所低矮的厂房前。 车里缓缓下来一个老人,晒得很黑,是刚从北戴河回来的邓小平。两年前的春天,邓小平在视察完深圳、珠海和厦门经济特区后,回京与中央主要领导座谈。他指出 :“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1984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几个城市,有些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限的区域,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于是,天津开始“先行一步”。1984年8月6日,中共天津市委发布文件,决定成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任命时任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昭若为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天津市委从各部门调集了各类精英人才,组成了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领导团队。
1984年10月,开发区第一家企业、泰达建设的前身,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发 公司率先成立,主要负责 3 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市建工局选聘上来的 苗沛,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和工程总指挥。
自称为“拓荒牛”的苗沛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管委会当时给他的任务是在国家批准成立开发区之前,做好规划、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以便在国家正式批复后可以马上开工。
12月2日,开发区进场路开始施工,拉进第一车土。同时,变电站开始施工。
12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天津市在原塘沽盐场三分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的地域位置,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南到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北靠北塘镇,总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
与全国其他开发区面临的境遇相同, 由于产业转移有自然的周期,在发展早期, “开发区主要是被动接受外部产业转移。”天津开发区管委会原副主任田贵明说。
198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丹华自行车厂 在开发区投产。到1986年,共计有20多家企业入驻开发区。这些企业从打火机、 羊毛衫到自行车, 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投资额从 12 万美元到 500 万美元不等。
但天津与其他开发区不同的是,启动资金完全靠中央共计3.7亿元的开发贷款,分三年到位,除了开发区管委会30万的开办费,天津市政府没有一分财政拨款。天津开发区筹备组成员王述祖将这个战略思路概括为“不给钱,不管你,不要钱。”
早在1984年8月底,开发区举行首次管理委员会会议时,时任市长李瑞环对此就说得很明白“,要钱,政府没有,但政府也不要你钱。要权,我审批项目有多大权力,你 们就有多大权力。天津市政府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能去干扰你们。这就是天津开发区 广为人知的‘不给、不管、不要’体制。”
王述祖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个策略的高明之处在于,釜底抽薪地割断了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因为只要开发区靠政府的财政养,就很难彻底脱离计划经济的模式,“每一分钱怎么花都要上报,后边有一堆文件盯着,束手束脚。”
在机制理顺后,起步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前完成,为此后开发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8月19日晚,邓小平到天津视察。 一下车就和时任天津市政府主要领导说:“我这次来天津,要看看你们的开发区。开发区办得很好嘛,已经创出了牌子,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外国人在这里投资就比较放心了。”
第二天早上,时任开发区总公司副经理、管委会委员之一的叶迪生看到《人民日 报》头版刊登了这句话。他马上和管委会其他成员开会,商量向邓小平的汇报内容,基本原则是“千万不要给小平同志哭穷,只说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矛盾之处”。
管委会一共总结出十个问题。比如外汇调剂制度,开发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 出口后所得外汇却须上缴,只能去北京的中国银行排队提取。
邓小平抽着烟,任由叶迪生和其他开发区人员围在身边说。听完了,他慢悠悠地说 :这些问题都由政府来解决。你们把这些问题理顺了,向政府反映。”
有人壮着胆子问:“办事这么难,咱们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是不是要收了?”82岁的邓小平一顿,掐掉了烟。“不,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不存在收的问题!”
临走前,邓小平欣然给开发区题词。开发区那时没有专门的接待室,只能临时使用丹华自行车厂(第一家入区的中丹合资厂)的食堂,摆几个沙发,一张桌子,还有开发区人员从家里拿过来的笔墨纸砚。
邓小平提笔写下几个大字:“开发区大有希望。”
随后,全国各地开发区纷纷来函索要题字的复印件。叶迪生始终记着邓小平在天津时说的一句话“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
大树和森林
1989年,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首次确立了“三为主、一致 力”的总体发展方针,即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的任务也更加明确,它们不再重复 “三来一补 ”(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等低层次合作,而应 该探索工业现代化的道路,成为改革开放试验区。
在此背景下,天津开发区确立了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92年,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谈判后,摩托罗拉落地天津开发区。先是投资1.2亿美元生产移动通讯设备,后增资到3.2亿美元,继而又增至11亿美元,很快成为中国最 大的外商独资企业。
此后,通用、三星、松下等更多企业入驻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梅志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开发区在摸索中渐渐发现,要想推动制造业发 展,不能单靠引进一个个孤立的企业,而要有意识地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摩托罗拉进来后,我们很快意识到,企业需要的不仅是‘七通一平’或‘九通一平’的硬环境,以及政府服务管理等软环境,更重要的是,当地要有比较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要有配套。”她说,开发区会有意识地引进一些摩托罗拉倾向的配套商,同时也会给摩托罗拉介绍一些本地配套商,对其进行培育以扶持本地企业。
天津开发区智能制造局局长金香花表示,较好的上下游配套可以吸引大企业的入驻,大企业的入驻也培育了当地的产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类似的企业。
例如,2000年,开发区引进一汽丰田。 在随后的几年内,丰田系的配套商如丰田模具、丰田发动机、艾达变速器、松下和富士通天等70余家企业相继在此建厂,围绕 一汽丰田形成了非常完备的配套产业体系。2009年, 开发区第二家整车工厂长城汽车投产。2018年,开发区第三家整车工厂—— 一汽大众华北基地投产。
目前,天津开发区已经拥有汽车整车企业5家、各类零部件企业200余家。2017年 汽车整车产量约81万辆,产值达到1295亿元。形成了既有整车和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以及汽车模具、轮胎、涂料等核心零部件的多系列、多品种完整汽车产业链。
“除了电子和汽车产业,开发区的生物医药、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也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金香花总结道。
经历了34年的迅速发展,开发区已经从“一只机”(摩托罗拉传呼机)、“一碗面”(康师傅方便面),不断迭代更新形成了以汽车、电子、石油化工、医药健康、装备制造这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先进制造业格局。
其中,以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以三星集团、恩智浦、鸿富锦为代表的电子产业,以中沙石化、中石化lng、壳牌为代表的石化产业, 三个产业总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两个产业总产值均超过500亿元。
传统制造业也在向着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快速升级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老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也在寻求转型。
开发区内最知名的“一碗面”康师傅的生产线,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26年前,在企业成立之初,一条生产线需要四五十名工 人、每分钟只能生产240块面饼、生产效率仅80%。现在,康师傅第三代旗舰厂天津工厂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方便面生产的最大单一工厂,一条生产线仅需16名工人、每分钟可生产500块面饼,生产线使用人力降了三分之一,人均产能同时提升了两倍多。
2012年,开发区通过改造三星电子3万多平方米的闲置老厂房,吸引了58同城公司的落户。在开发区的“腾笼换鸟”战略布局中,以58同城为代表的北京优秀互联网企业安家泰达,既是天津开发区服务京津冀大战略的主动作为,更象征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阶段,天津开发区已经抓住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
郑伟铭说,天津开发区是一个发展实体经济的地方,产业升级决不意味着要把原有产业推倒重来,也不意味着要由少数高新技术企业全面替代现有企业,而更大程度上,产业升级是现有产业向更高技术水平、更高生产率和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活动转移。
因此,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天津开发区产业升级战略的重点抓手之一。
2015 年,天津开发区率先出台了《天津开发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配套措施》, 每年从可支配财政收入中,设立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区内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天津开发区商务局副局长孙启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政策的出台,补齐了开发区网状政策的支持盲点,和支持科技发展、招商等方面的政策相配套,搭建起了更完善的政策体系。
在新经济领域,开发区正在打造天津市首个以独角兽企业孵化和培育为主的经济产业载体——独角兽大厦。截至目前,已有滴滴出行、途家网、爱奇艺、人人友信等11 家独角兽企业投资落户。
在今年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开发区专门成立“新经济促进局”,着力解决各类新业态所面临的共性痛点问题,抢占新经济发展制高点。
天津开发区新经济促进局局长李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新经济业态繁杂,且不断变形演化,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触碰到税务、监管等“空白点”,这就要求政府拥有制度创新的魄力、更为灵活的决策机制和专业的服务团队。
近日,商务部对全国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7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考评。结果显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利用外资都位居全国第一。
天津开发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侯晓路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第一轮改革开放中开发区的使命,是对外承接国外的资源和技术,吸收国外发展工业的先进经验,以改变中国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积贫积弱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天津开发区已经顺利完成了使命,并最先收获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例如,摩托罗拉不仅给天津带来了资本,而且在当地积淀了大量的人才,虽然摩托罗拉现在不再是主流数码硬件的生产商,但其人才、技术、管理方式早已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国内通讯业的骨干人才很多来自摩托罗拉。这也符合中国利用外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理念。
但是,随着国际上产业的加速转移,开发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传统的出口加工区模式如何转型,成为开发区近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商务部最新的考评中,天津开�...